先前介绍完了索泰的SOLID系列的两张崭新风格的旗舰显卡,而这次要介绍的就是又基于相同的设计语汇,并结合了绚丽的灯条设计与无限镜面的应用,视觉战力与名字长度都更上一层楼的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AMP Extreme infinity。
规格
绘图核心:NVIDIA GeForce RTX 5080
总线规格:PCIe 5.0 x16
GPU时脉:2730 MHz
CUDA核心:10752
Tensor Core:336
RT Core:84
內存:16GB GDDR7、256-bit、30 Gbps
输出界面:3 x DisplayPort 2.1b、1 x HDMI 2.1b、最多4屏幕输出
电源输入:1 x PCIe 16pin 12V-2×6
建议供电:850W
尺寸:332.1 x 137.5 x 69.6 mm
厚度:3.5槽
开箱
NVIDIA 新一代的RTX 5080使用了全新的Blackwell GPU构架,再带来了性能提升与DLSS 4等全新功能。强大的芯片也要有惊艳的外衣做陪衬,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AMP Extreme infinity 继承了SOLID标准版坚强的散热能力与豪华用料,并进一步的结合了灯条与镜面灯效的应用,真正的做到了外观性能两把抓。
显卡随附的配件包含了说明书、SPECTRA LINK连接线、8 pin转16pin 12V-2×6转接线与显卡支架,还有一个闪光小立牌。
外观介绍
索泰在这一代的显卡外观上大幅度的更改了设计风格,硬朗的线条与主机内其他硬件更加地呼应;而设计上强调了源自生活的设计语言,简约的深灰色风扇罩搭配上香槟金的粗壮金属中框,更凸显了优雅的气质。
来到侧面,大体积的散热鳍片被包覆于风扇罩与金属中框中间,PCIe 16pin 12V-2×6插座则设计成了倒转的方向,让拆卸变得更方便。
RTX 5080 AMP 也配备了双BIOS的功能,拥有静音与性能两种模式,只要短按供电插座旁边的按钮或是使用ZOTEC GAMING自家开发的FireStrom应用程序就能进行切换,不过切换后需要重启才能够生效。
AMP EXTREME INFINITY 版本最大的特色就是增加了位于顶上的RGB灯条,与正前方的镜面透光设计,在关机的时候看起来就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不过一旦开启,无限投影的效果就一览无遗,灯效可以透过黄色长条形插座连接随附的SPECTRA LINK连接线,与主板上的ARGB插座进行连动,或透过FireStrom应用程序进行调整。
显示输出的部分,两张显卡都拥有3个DisplayPort 2.1b与1个HDMI 2.1b显示输出端口,最多同时连接4个屏幕。
分解展示
RTX 5080 AMP 的散热模具直接共享了同代RTX 5090的设计,因此余量十分充足,散热效果优良。
比前一代加大了34%的VC导热板,除了显示芯片本身以外也帮內存颗粒散热,并由多达九根的铜质导热管将热量分散至全部的散热器;金属中框透过导热垫与供电元件接触,作为其主要的散热途径。
巨大的散热模块原先是为了RTX 5090准备的,多达九根的导热管穿插于卡身几乎等长的鳍片中,保证了元件运作的稳定性。
显卡的主结构分成了四个部分,底板、PCB、中框散热器与风扇罩,夹在中间的PCB本体被两大粗壮的金属件牢牢地夹在了中间,保证结构坚固不轻易变形。
灯效展示
RTX 5080 AMP 的灯效就是这张卡的最大卖点,背脊上的灯条与前方的无线镜设计,可以透过SPECTRA LINK连接线与主板连动达成同步的效果,也可以使用Zotec开发的FireStrom应用程序自定义灯效。
生成式AI测试
看完了外观与功能,再来就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性能测试环节了,本次测试将会分为UL Procyon AI生成测试,包含了图象生成与文字生成的部分,而游戏测试则会使用2160p的分辨率与特效全开的状态,测试竞技游戏、线上游戏、AAA游戏与光线追踪游戏,并将DLSS 4单独进行测试,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到RTX 50系列显卡的巨大优势。
测试平台:
处理器:Intel Ultra 9 285k
主板:ROG STRIX Z890-F GAMMING WIFI
內存:Crucial DDR5 Pro 5600 ( 2 x 16GB )
系统碟:T-FORCE CARDEA IOPS 1TB
电源供应器:FSP Hydro PTM PRO ATX3.0 (PCIe5.0) 1200W
操作系统:Windows 11 23H3专业版
首先透过最新的2.62版GPU-Z检视显卡的基本信息:
RTX 5080 AMP 使用了5 nm的GB203核心,拥有10752个渲染CUDA核心,以及16384 MB的GDDR7(Samsung)內存,GPU预设时脉2295 MHz、Boost 2670 MHz,比公版卡稍高一些。
UL Procyon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提供Stable Diffusion XL(FP16)与Stable Diffusion 1.5(FP16)的两种测试情境,并支持ONNX runtime with DirectML、NVIDIA TensorRT与Intel OpenVINO的推论引擎。
目前版本的Stable Diffusion还不支持使用新版的TensorRT引擎,因此先使用ONNX模式进行测试。
UL Procyon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提供ONNX模型包含Phi-3.5-mini、Llama-3.1-8B、Mistral-7B 与Llama-2-13B测试,每个模型测试7个Prompts包含RAG与非RAG的查询,通过权重后的总分与平均Time To First Token(TTFT)、平均Output Token Speed(OTS)提供专业用户横量电脑的AI LLM推论性能。
游戏图形测试
再来是3DMark性能测试环节,Fire Strike Ultra模拟了2160p的环境下使用DirextX 11 API的游戏场景,Time Spy Extreme与Steel Nomad则是采用了更新的DirextX 12 API,Speed Way测试则近一步的使用了DirextX 12 Ultimate并加入了光线追踪的支持。
3DMark光线追踪场景测试,像是最早推出的Port Royal在AAA游戏中的场景中加入光线追踪功能,考验着新一代GPU对于硬件光线追踪加速的能力;以及单独测试DirectX Raytracing API的DXR功能测试;最后Speed Way则是使用全光线追踪所开发的测试情境。
3DMark DLSS Feature Test可针对DLSS 4、DLSS 3与DLSS 2进行性能测试,设定为3840 x 2160、Performance加速。
最后则是游戏测试的环节,三款热门的电子竞技游戏《绝对武力2》、《APEX 英雄》与《虹彩六号:围攻行动》,各个都是对于反应速度有着极高要求的团队射击游戏,测试过程中全程以最高特效与2160p的分辨率运行。
从测试结果来看,RTX 5080 AMP 的性能可以很好的应付4K的电竞需求,三款竞技游戏中都能跑出超过180帧的性能表现。
再来是五款使用光栅化游戏的测试,使用在2160p下特效全开进行,DLSS最高只使用DLAA档位。
从测试结果来看,在4K的游戏场景中,面对传统光栅化游戏时,RTX 5080 AMP都能够很好的应付,即使使用原生分辨率也能有良好的顺畅度。
七款使用了光线追踪技术的游戏,一样使用2160p下特效全开进行,DLSS的设定则以保持稳定运行为主。
从结果来看,在借助了DLSS画面缩放的力量以后,大部分的光线追踪游戏都可以超过60帧顺畅运行游戏,想要用这张显卡来游玩4K光追游戏并没有问题。
再来就是这次50系显卡的主打功能DLSS 4,这段测试主要以2160p分辨率、特效最高、全开光追的设定。考虑到原始帧数过低将会使延迟过高,影响操作手感,因此DLSS画面缩放设定将会保持与前面设定相同的状态进行测试。
从测试结果来看,在开启了DLSS 4帧生成了以后,大部分的游戏都出现了2到3倍的帧数上升,提升效果十分显著。
温度与功耗测试
讲完了性能,再来我们来讨论要怎么样才能供得住这尊大佛。RTX 5080 AMP 与同代的RTX 5090完全共享了模具,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风扇的转速可以调整的十分保守,并且还能够做到只在玩游戏时转,游戏一关风扇马上停止,温度表现全面辗压公版卡。
功耗方面,RTX 5080 AMP 的频率略高于公版卡,但在俗称甜甜圈的Furmark2测试中功耗仍然持平了公版卡的360W。
总结
索泰为全新的RTX 50系列显卡换上了全新的设计语汇,比起过往更加硬朗的线条能够更加完美的与电脑中的其他零件保持和谐,AMP EXTREME INFINITY更是近一步地加上了绚丽的灯效,立志要成为机壳中最靓的仔。
性能表现上,其实与公版的差距不会太大,除了温度表现比以公版更好以外,剩下的部分基本齐平。
ZOTEC GAMING GeForce RTX 5080 AMP EXTREME INFINITY 除了拥有全新GB203核心带来的强劲性能与顶尖的散热设计,能够满足4K游戏的需求,灯条与无限镜面的设计也能够讨好那些无灯不欢的玩家们,因此如果喜欢让机壳内闪亮无比,那么这款显示卡值得推荐给各位。